
“宝宝吃饭突然呛奶,脸憋得通红”“学爬时撞到桌角,额头起大包”“好奇摸热水杯,小手被烫伤”—— 0-3 岁宝宝好奇心强、动作不协调,日常照料中难免遇到这些突发状况。很多家长遇到时会慌手慌脚,要么做错急救方法加重伤害,要么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今天就拆解家长最该掌握的 3 类日常急救知识,步骤简单、通俗易懂,赶紧收藏!

呛奶 / 异物卡喉
30 秒黄金急救法

0-1 岁宝宝吞咽功能未发育成熟,吃奶、吃辅食时容易呛奶;2-3 岁宝宝爱把小物件放嘴里,可能导致异物卡喉,这是最危险的突发状况,家长要牢记 “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救步骤
1 岁以下宝宝:让宝宝趴在家长膝盖上,头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在宝宝背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 5 次;若异物未排出,用食指和中指在宝宝胸口中央,快速按压 5 次,重复拍背和按压,直到异物排出。
1-3 岁宝宝:让宝宝站着或坐着,家长从背后抱住宝宝,双手环抱腰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宝宝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重复直到异物排出。
误区提醒
别用手抠宝宝喉咙(可能把异物推得更深),别竖抱拍背(会让异物堵塞更严重)。
磕碰外伤
消肿止痛 + 止血正确处理

宝宝学爬、学走时容易摔倒,撞到额头、膝盖等部位,家长要学会 “先冷后热” 的处理原则,避免加重肿胀。
急救步骤
轻微磕碰(红肿未破皮):48 小时内用冰袋(裹上毛巾,避免冻伤)冷敷,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3-4 次,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 小时后用温毛巾热敷,促进淤血消散。若宝宝撞到头部后精神差、呕吐,要及时就医。
轻微擦伤(破皮流血):先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冲走污物;再用碘伏棉签轻轻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别用酒精,刺激性强);最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轻轻覆盖,每天更换一次。
误区提醒
别用手揉红肿部位(会加重淤血),别用红药水、紫药水(有刺激性,影响伤口观察)。
烫伤 / 误吞
冷静处理 + 及时就医

宝宝好奇心强,容易触摸热水、热粥,或误吞小物件、药品,家长要牢记 “冲、脱、泡、盖、送” 五字口诀。
急救步骤
烫伤处理: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20 分钟(降低皮温,减轻伤害);轻轻脱掉烫伤部位的衣物(若粘在皮肤上,别强行撕扯);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若烫伤面积大、起水泡或烫伤面部、手部,及时就医。
误吞处理:若误吞小物件(如纽扣、珠子),宝宝无呛咳、呕吐,可多喂温水和膳食纤维,观察排便是否排出;若误吞药品、清洁剂等有毒物品,立即拨打 120,告知医生误吞物品,别催吐(可能损伤食道)。
误区提醒
别用冰块直接敷烫伤处(会加重组织损伤),别给误吞异物的宝宝喂饭、喂水(可能导致窒息)。
0-3 岁宝宝的安全,藏在 “未雨绸缪” 里。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始终把宝宝安全放在首位,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托育师熟练掌握呛奶、磕碰、烫伤等急救方法,用专业守护宝宝日常安全。愿每个家长都能掌握这些急救技巧,不再慌手慌脚,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
选择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

了解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
请扫码进入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400-689-2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