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2年正式颁布了一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指出:早教应该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知识、教技能,并不是早教老师应该干的事。爱尔福婴幼托育中心提出生活即教育,托育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早教则是要把教育包含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托育早教就是为了尽早挖掘孩子的潜能、释放孩子的潜力,帮助他们未来达到更高的高度,而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
这也是西方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在1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了一切知识。”知识天生存在于学生的头脑,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并不是学生知识的来源,他们的职责是将学生已具有的天才激发出来。婴幼儿还是一张白纸,托育早教不急于在上面描画,更倾向于发掘孩子自己的可能。
那么在中国托育早教应该怎么教?事实已经证明“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早已不合时宜。更新研究结果表示,玩才是更有效的早期教育。
《天线宝宝》早教片的缔造者安妮·伍德女士,在制作《天线宝宝》前,曾与十几名幼教专家约访了众多家长和幼教从业者收集信息,并反复与0~6岁的孩子接触、录影,以找出他们更会被吸引的讯息、影像和话语。
更终他们得出结论:更容易吸引孩子注意的莫过于由他们的经验和视野能领略的事物和环境,而孩子们串连这一切讯息的途径,就是玩乐。
在这个竟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家长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所谓“赢”,可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还有孩子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托育早教就是打造一个家的氛围,在爱与关怀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从优质的早教中获得潜能的开发,从而受益终身